时间:2022-12-23 14:37:14 | 浏览:743
9月27日下午7点30分,主题为“寻味祁门香”的正点茶会在国茶荟如约开始。
本次茶会,茶道新生活主编吴垠女士邀请了国润茶业(润思祁红)副总经理汪贵帆先生一起与现场嘉宾共话“祁门香”。
我们准备了两款祁门“源茶品”——祁红工夫、祁红香螺,并有汪先生专程带来的、润思祁红出品的禅茶“朝九华”,与在座一起分享。
“你们祁红世界有名!”
祁红一度香飘海外,因干茶乌黑油亮、汤色红浓、滋味醇厚,适合调配牛奶饮用,广受以英国为主的西方上流社会的欢迎,是他们下午茶必不可少的“佳品”。
也因此,祁门红茶成为了很多外国人的回忆。汪先生谈到,有一回他遇到一个美国人,拿着早期祁门红茶的罐子,说是他爷爷生前最爱,要他到中国去寻找“祁门香”,几成一段佳话。
汪贵帆先生(左)与吴垠女士(右)
祁门红茶亦曾作为国礼待宾,在毛泽东、邓小平时代,皆备受赞誉。
1979年邓小平视察黄山时,就曾赞叹道“你们祁红世界有名”。
现场,吴垠女士还用家乡四川话模仿邓小平给大家重现了当年的原话:“你们的祁红世界有名!要搞小包装,一两、二两的,要漂亮,外国人买回去当纪念品送人,表示他到过黄山,了不起!”
国茶荟茶艺师现场冲泡祁红工夫
神秘祁门香
祁门香,似花非花,似果非果,似蜜非蜜,是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之一。汪先生给大家讲述了“祁门香”的由来。
原来,在早期,人们难以形容这种馥郁多元的香气,只能干脆以“祁门香”冠之。而这种香气,其实是由祁门独特的青山绿水与“槠叶种”树种内含的丰富化学元素共同形成。
祁红如今不比当年?
现场有位老先生,称自己喝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祁红,感觉如今的祁红跟当年相比,差异较大,不知是否是工艺原因?
汪先生的回答十分干脆:并无二致。祁门的工艺,不管是祁红工夫(传统)还是新派祁红,都与传统一样。并且,祁门最宝贵的在于,祁门的环境仍然是以前的“山清水秀”。
而今天的祁红为何不如以前乌黑油亮、汤色红浓?汪先生坦言,这是现今农民与企业为了追求高产,刻意增加修剪茶树的频率,导致内含物质不够丰富而导致的。好在农业部门及相关企业也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,藉由提高收购价等方式来提高祁红的品质。
祖孙三代做祁红
提到茶源地理采访接触过的祁红非遗传承人,吴垠女士印象颇深。他们不同于其他产区可能来源于家族、茶农,也不像现代茶厂工人常常换来换去。他们都是老国营茶厂的员工,一辈子可能就只干一道工序,比如过筛。
上等祁门红茶条索细致,需过筛至6-8毫米,没有经年累月的手感和经验根本无法驾驭。
汪先生补充道,祁门很多工人都是家传的,祖孙三代都做祁红。
吴垠介绍祁门茶厂
新派祁红为中国消费者而生
现场第二道茶:源茶品——红香螺。新派祁红之一,借鉴自绿茶碧螺春。
为什么要研制新派祁红? 汪先生解释,这是因为传统的祁红工夫,适应的是西方消费者的口味,但不适应中国人的口味。而新派祁红的研发,就是为了适应国内消费者的口味。
现场观众提问
吴垠女士称这是茶人应该要具有的宽广心胸,“祁红懂得参考别人的优点,来研发自己的产品。”
汪先生又表示,“我们最大的对手不是来自同行,而是来自消费者。消费者喜欢祁红,就是我们最大的胜利。”
第二道茶结束后,汪先生便请大家品尝他精心准备的润思祁红的禅茶“朝九华”。这款茶由寺庙培植,以泉水滴露灌溉,天天听着佛经生长而成。
三道茶品完,正点茶会之寻味祁门香也告圆满结束。
编辑/茶道君
点击【阅读原文】即可购买《茶源地理 祁门》